top of page

見證分享 - 一點燭光

人到現場

1月 21

讀畢需時 2 分鐘

0

4

0


2024年12月2日 努力試中心 義務團牧 羅杰才牧師


書架上有一本小影集《國家地理雜誌—百年攝影經典》,是十多年前在香港誠品書店買的。當時翻開第一張照片,就立刻決定買下。回家後還在扉頁寫上:「喜歡這本書,因為它的圖像和文字,扣連了思想和感情,讓它們一起舞動。」直到如今,這小影集仍然給我思想和情感的滋養。


影集的第一張照片,充滿了空間感和力量,說明的文字卻十分簡單:「拉古比爾‧辛(Raghubir Singh)1974 攝於小安達曼島的外海。一位昴格族的漁夫蹲踞在船頭上破浪前進。攝影師為了拍攝偏遠印度洋小島的生活,必須不怕水蛭噬咬,偶爾還得提防暗箭偷襲。」

觸動我的,不單是照片呈現遼闊天海和黑黝壯實的漁夫,更是那藏在鏡頭後面看不見的攝影師。為了要獲得一幅足以動人的真實景像,攝影師竟然如此不畏艱苦和冒險。書中的序言提到,有人問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,怎樣才能拍出世界一流的照片。攝影師只會聳聳肩頭,說:「光圈設在f/8,然後人到現場就是了。」


這本影集裡的照片,有些攝於深海、冰洋、沙漠、蠻荒、風暴、戰地,每一張都是得來不易。人到現場,絕對不是輕鬆走一回,而是生命的豁出。難怪攝影師故意略過關於器材和技術描述,卻刻意突出「人到現場」的重要。


努力試中心的信念和訓練,是自己教,家裡教,豈不同樣也是「人到現場」嗎?努力試的家長,就像那攝影師一樣,別人看不見,卻和漁夫同在一條船之上,他們與孩子經歷同樣的風浪和危險。


甚麼是專業攝影?擁有良好的器材,卓越的技術?這當然有優勢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耐性,敏感和對美善的執著。即使只有一部普通相機,只要懂得調節光圈和快門,敢於「人到現場」,「留在現場」,一樣可以拍出動人的,精采的作品。


努力試的家長,其實都可以的!孩子的成長,就是精采的作品!




1月 21

讀畢需時 2 分鐘

0

4

0

相關文章

留言

Share Your Thoughts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.

一點燭光《回顧篇》

2023年9月7日 至 2024年12月2日

bottom of page